易倍策略

您所在的位置:易倍策略>新闻资讯

中医四大“撒气穴”,平息易怒的你!
发布日期:2025-10-31 16:00       作者:New Media       浏览:24

药王孙思邈在《养生铭》中早有箴言:“晨不起怒,夜不饮酒”。中医有云“怒为百病之始”,情志失调对脏腑的戕害,远甚常人所料。肝为刚脏,主疏泄而调畅全身气血,若肝气受郁,则五脏气机逆乱,气血运化失序,诸病遂生。


无论暴怒于形,还是郁怒于心,皆为肝气壅滞之因。肝失疏泄,则郁气不得宣发,循经流窜于脏腑经络之间,久则气滞血瘀,易生癥瘕积聚之患,为日后疾痛埋下祸根。


所以,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情绪,持续乐观,以防肝火萌动或肝郁气滞。当我们情绪暴躁、抑郁时,可以用以下这四个“撒气穴”,顺顺气,撒撒心头的郁闷,情绪舒缓了,对养肝也有益处。


太冲穴

位置: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,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。即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,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。


image.png



作用:在人体足厥阴肝经上,太冲穴为重要穴位之一,是肝经的原穴。人在生气的时候,太冲穴会显现出一些信号,表现为有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、压痛感,对外界更为敏感,甚至其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异常按压此穴,可以排肝毒、消火气。每天坚持以大拇指或者食指的指腹按摩5-10分钟左右即可。


合谷穴


位置:位于手背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。简易取穴法,拇指食指并拢时肌肉最高点即是。


image.png



作用: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尖按压合谷穴,力度适中,以感觉到明显的酸、麻、胀感为宜,每次按压3-5分钟,左右手的合谷穴可交替进行,每天可按压2-3次。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,配合太冲穴使用,可以达到调和气血运行、疏肝解郁、舒缓情绪的作用,对于肝气不舒的产后抑郁症患者来说,有很好的调节情绪的作用。


行间穴


位置:行间穴位于足背侧,当第1、2趾间,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。


image.png


操作:行间为肝经荥穴,每日早晚按压行间穴各1-2分钟,感到酸胀为宜,遇情绪起伏时亦可按压缓解。按摩此穴能够疏肝热、利胸胁,能调节肝的疏泄功能,缓解焦虑、抑郁、易怒等情志问题,帮助放松身心。


膻中穴


位置: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,平第4肋间隙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。


image.png



操作:在生气后对着膻中穴向下捋15次左右,能起到顺气的作用。按摩此穴,有宁心神、宽胸除闷等作用。